使徒的行動不該是「壓抑惡人,卻要拯救他們」。這是教宗方濟各7月19日中午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指出的道路。教宗表示,這無關虛偽的寬容,而是浸潤著慈悲的正義。
(梵蒂岡新聞網)「好種子和莠子代表的不是抽象的善與惡」,而是「我們這些可以跟隨天主或魔鬼的人類。」教宗方濟各7月19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如此清楚明白地論及當天主日福音中的比喻。在這段比喻裡,天主在田裡撒播好種子後,魔鬼趁著黑夜,暗地裡撒下莠子(參閱:瑪十三24-43)。
教宗邀請眾人效法上主的目光,在僕人們想要趕緊拔除雜草時,懂得守護在雜草之間的好麥子。教宗指出,「惡,當然要予以抵拒,但是惡人卻要耐心以對。這不是暗藏模稜兩可的虛偽寬容,而是由慈悲所緩和的正義。耶穌若是來尋找罪人,更勝於尋找義人;祂如果是先來照顧病人,而後照顧健康的人,那麼祂門徒的行動就不該壓抑惡人,卻要拯救他們。在那裡,存在著耐心」。
比喻裡的主人相當睿智:他深知一旦拔草,麥子跟莠子恐怕會一起毀滅;因此,必須靜待收割的時機。教宗表示,這也是個有關常識的故事。僕人必須懂得等待,因為「忍受迫害和敵意是基督徒聖召的一部分」。當天福音比喻凸顯出兩種態度:「一方面是主人的目光,高瞻遠矚;另一方面是僕人的目光,看到問題。」僕人關心的是田地要除雜草,主人擔心的則是好麥子。
教宗說:「對別人吹毛求疵的人,無法與天主妥善合作。」相反地,能跟天主合作的人,必然「懂得辨識出在教會與歷史的田地裡默默成長的善,耕耘照顧它們,直到作物成熟。屆時,將是天主,而且唯有天主能獎勵善人,懲戒惡人」。「願聖母瑪利亞幫助我們理解並效法天主的耐心。天主不願失去祂的任何一個兒女,祂以慈父之愛關愛著祂的眾子女。」
接著,教宗談論了撒下莠子的效果。他說:「我們經常聽到某個家庭以前和樂融融,後來掀起戰火、互相嫉妒;某個社區曾經寧靜祥和,然後開始發生壞事。我們習慣說:『啊,某個人去那裡撒下莠子。』或者,『家裡的這個人靠著流言蜚語撒下莠子。』這通常是魔鬼或我們的誘惑做的,發生於我們陷入誘惑、說三道四、詆毀他人的時候。」
教宗最後闡明,這個比喻也蘊含另一個視角:天主只撒播好種子,在祂的田地旁邊有個與之為敵的魔鬼,藉著莠子想要阻礙麥子的生長;魔鬼通過嫉妒和敵意行事,想要毀滅一切。教宗表示,「魔鬼企圖阻撓救世工程,教唆作惡多端的僕人和使人跌倒的撒種者阻礙天主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