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台灣】布農族守護天使賈斯德神父逝世,曾陪原住民度風災

C_TA_Fr-Karl-Stahli

賈斯德神父的殯葬彌撒已於三月廿五日舉行。

刊登日期: 2017. 03. 29

        【天亞社.台灣高雄訊】研究台灣布農族巫術及文化的瑞士白冷外方傳教會賈斯德(Karl Stahli)神父於三月十八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歲。布農族教友稱他是他們的守護者,不捨送別最後一程。殯葬彌撒於廿五日在高雄教區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舉行,由高雄教區劉振忠總主教主禮,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和原住民曾建次輔理主教,及白冷會會長葛德(Ernst Gassner)神父和約五十位司鐸共祭。賈神父生前曾服務台東十年和高雄卅二年。殯葬彌撒那天,原住民教友來了三輛遊覽車,送別賈神父最後一程。劉總主教講道時先以布農族語問候教友,請他們擦乾眼淚,按照賈斯神父的生活典範與生前教導,活出信仰。

       他又感謝教友,在賈神父三月一日住進聖功醫院安寧病房時,遠從梅山和桃源鄉來陪伴神父,把神父當父親一樣照顧。劉主教續說,賈神父用心培養布農族的謝光華神父,但謝神父於二零一四年只有卅八歲之齡蒙召,這麼早​​離開了。主教鼓勵年輕人受賈神父的感召,走司鐸聖召的路。他又感謝白冷會在台灣奉獻半世紀,撒播福傳種子在這片土地上,讓花蓮、台東和高雄教友得到愛的教化滋養,也成為愛的施惠者。一九六七年,年屆三十歲的賈神父受白冷會派遣來台灣,學會中文及布農族語,他還有一個布農族名字Tama Haisul。二零零九年,高雄山區受颱風莫拉克侵襲重創,許多災民不願離開家園,唯有深受布農族敬重的賈神父親自登門勸告,他們才願意下山到臨時安置的陸軍官校營區暫住。

       據台灣《蘋果日報》刊登的長老教會牧師盧俊義分享文章記述,颱風莫拉克侵襲後,政府要求山上布農族村民趕緊下山,但因他們對政府不信任,恐怕被迫遷村而失去祖先留給他們的土地,所以寧願死守已經破碎不堪的家園。後來救災單位聽說若有賈神父出面遊說,災民才會聽從。但那時賈神父正好在瑞士述職,官員唯致電請給賈神父。賈神父隨即跟族人說要他們先行下山,他會馬上搭飛機回來陪伴他們,族人才願意遷離災區下山。而賈神父也在兩天後趕回來,與災民一起度過那段艱困的日子。

       賈神父陪伴災民在那裡住了四個月,與教友一起排隊領取食務,不要優先權,並以災民自居,深受基督教牧師和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尊敬,建立友誼。舉行殯葬彌撒那天,兩教的朋友也有來教堂參加,送別賈神父。彌撒後是告別追思禮,基督活力員為賈神父的棺木覆蓋金十字旗,表彰他對基督活力運動的貢獻。梅山和桃源的天主堂教友則列隊為賈神父唱布農族傳統的送別曲:「我親愛的朋友,你走了,我們傷心哭了。我們很悲傷,但你教我們的,我們都記在心裡,永遠不會忘記你。」許多教友唱得流淚,八十二歲的白冷會長葛德神父也懂布農族語,聽得感動也不斷拭淚。

       告別追思禮結束後,桃源堂教友分享說,他們非常信任賈神父,把他當成父親,很聽他的話,指賈神父是布農族的守護者。在國際上,賈神父是研究布農族文化與傳統的知名學者,特別是在布農族的巫術方面,那是所有古老族群的固有信仰。他又以羅馬拼音保存沒有文字的布農族語,並將彌撒經文和禮儀翻譯成布農族語,更貼近教友的心,也讓教友更親近天主。對原住民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台灣教友作家王蜀桂於賈神父離世當天,在自己的博客《王蜀桂的道聽塗說》撰文,講述賈神父在布農族部落做的研究,以追思及懷念神父。

      她指出,曾詢問過賈神父為何專門研究布農族的巫術,才知道瑞士雖然大部分人信仰基督宗教,但在鄉野仍有很多巫術女人,賈神父童年時經常看到巫婆行巫的奇異後果,所以對此有興趣。賈神父把傳教之外的時間,用在研究巫術,寫了不少有關布農族巫術的文章,在瑞士的刊物上發表。王蜀桂又曾問賈神父,若教友病重「請神父終傅,同時也請巫師來作法」,他覺得如何。賈神父笑著說這是常有的事,「很多次我匆忙趕到病人榻前,巫師早已在病人身邊,一手扶著病人;一手揮動鹿尾巴,口中發出『咻!咻!』的驅魔聲。然後一面呼喚族中以後有名的巫師,希望藉著他們的力量,讓病人痊癒」。

       賈神父坦然說:「我等巫師做完法,再照教會的禮儀為病人抹油。」王蜀桂指出,賈神父長居部落,近距離觀察,「有一肚子的巫師和巫術的故事」。不過,以賈神父的研究與觀察,布農族的黑巫早就沒有危險性,因為他們早與大自然脫節,沒有住在大自然的懷抱,失去和樹木、河流、石頭對話的能力,法力也消失殆盡了。

【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