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左)及若望廿三世(右)。[網上圖片]

梵蒂岡新聞發言人隆巴迪(Federico Lombardi)神父在九月三十日的記者會上,不排除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可能會出席兩位已故教宗若望廿三世及若望保祿二世明年四月廿七日復活節後首個主日的封聖典禮。

隆巴迪神父說:「沒有法律或信理上的原因,本篤十六世不能參加公開的典禮。」

若然成真,這次封聖禮將是史無前例:教宗方濟各在其前任本篤十六世陪同下,祝聖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倡議者、真福若望廿三世及被稱為朝聖的教宗、真福若望保祿二世。

封聖的日子對若望保祿尤其意義重大,因為他在任內將復活節後首個主日定為「救主慈悲主日」,而於二零一一年在這個慶日獲其繼任人本篤十六世列為真福。他並且是在救主慈悲主日的前夕安息主懷。

隆巴迪神父指出,教宗方濟各從巴西回羅馬的空中記者會上,曾評論過兩位已故教宗說,若望保祿二世是偉大的傳教士,就像聖保祿一樣,而兩個封聖禮同時進行,標記著教會感激這些當代教宗見證人的聖德,他們與梵二會議在不同方式上連結起來。

至於兩位教宗真福留給後世的一項重要精神財富,靈修導師安多尼.菲齊里杜(Anthony Figueiredo)蒙席認為,是他們在教宗任內的處事作風,乃受到自己「出身卑微」的影響。

原名安日洛.龍卡利(Angelo Roncalli)的教宗若望廿三世,出生於貧窮大家庭,在當選為教宗後取名「若望」,因為這是父親的名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擔任隨營司鐸。菲齊里杜蒙席說:「他曾說,晚上獨自返回房間跪下,想到戰場上被殺的可憐戰士時,不禁痛哭流涕。」

這位羅馬宗座北美學院持續神學教育中心主任說,同樣地,原名卡羅爾.沃伊蒂瓦(Karol Wojtyla)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受到種種考驗。他曾度過德國佔領波蘭的日子。這些經歷影響「他的教宗職務、他的一生,促使他強調人的尊嚴、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而且肖似天主」。

蒙席又指出,他們留下的另一重要精神財富,就是他們如何把自己的痛苦交託於天主。例如,若望廿三世患有胃癌,最終要臥病在牀。「他臨終時向朋友吐露心事說:舉頭望著這個苦像。這就是我早上醒來望著的那一位,也就是我上牀前所看著的那一位。這總結我教宗職務的全部。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伸開雙臂:沒有人被排斥。」

菲齊里杜蒙席說:「這個十字架成為他的關鍵。」

在較近期的日子,很多人仍然記起若望保祿二世如何由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變得衰弱和無法說話,並患有柏金遜症。蒙席說:「我們記得他身體靠著十字架,這成為他教宗職務的圖像。他的痛苦成為他歷來講道的最偉大講道台。我們很多人都隱藏自己身體的虛弱,隱藏自己的痛苦。但這些卻成為了他的榮譽獎章,因為這個十字架成為了基石,一切在它上面得以建立起來。」

他倆的精神財富的最後一方面,展現在他們對教會的愛。菲切里杜蒙席說:「肯定的是,我們從若望廿三世的一生認識到此點。那就是勇敢的愛,是給窮人的愛;但他作出非比尋常的事,例如召開了梵二會議。」他說:「他是愛護窮人的鄉村神父。」

菲齊里杜蒙席說,若望保祿二世同樣如此,這在他多次出訪、他的通諭及座右銘「我全屬於爾」(Totus Tuus)顯示出來。

他總結說:「即使他們身體如此虛弱,他們都愛到盡頭;是至聖生命推動他們完全奉獻自己。」

【完】來源:《Zenit News》及《Catholic News Agency》,天亞社編譯。

Benedict could attend canonizations, Vatican spokesman says
Date Set for John Paul II’s, John XXIII’s Canonization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