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聖母顯靈堂遺址的祭台部分。〔網上圖片〕
【天亞社.中國嘉興訊】在華東浙江省嘉興古城,有一處鮮為人知的大型天主教堂遺址,它是建於一九三零年的聖母顯靈堂。
這座結合羅馬式與哥德式建築的聖堂,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期間遭受大肆破壞,房頂、祭台和彩繪玻璃已蕩然無存,祇餘下高聳的雙塔與拉丁十字型的殘垣斷壁,但門窗拱券和柱頭上精緻的花紋浮雕依然清晰可見。
此遺址現存面積近一千六百平方米,高達五十七米的鐘樓曾經長期是嘉興市最高建築。上月,它獲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負責嘉興教務的杭州教區徐貴根神父表示,教友們對這個好消息感到高興,並期待有關部門撥款恢復聖堂的原貌。他對天亞社說,佔用聖堂和附屬建築物的醫院、部門及公司等單位已於近幾年陸續遷出;根據市政府的初步方案,將來在聖堂四周建造一個廣場,發展成旅遊景點,聖堂仍歸教會使用。
目前,每個主日約有二百位教友在遺址附近一所民房內的小堂參與彌撒。
由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文物共有一千九百四十三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四十七處,乃中共政府自一九六一年公布首批文物名單以來數量之最。其中十七處為近代天主教建築物,也是歷來最多,計有十二座教堂、兩所原修道院、兩所天主教大學舊址,以及一個天文台,建成年份在一八九一年至一九三二年之間,此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嘉興還有一處天主教歷史建築也在名單之內,就是距聖母顯靈堂東北約二十分鐘步程的文生修道院,建築面積五千六百多平方米,由遣使會傳教士於一九零三年創建,至四九年停辦之前曾培育出逾一百五十名中外神父。
據悉,當地政府正計劃分期修繕這個座落於京杭大運河畔、因日久失修而殘破不堪的西式建築群,作為運河文化的展覽館。
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湯國華教授對天亞社說,教會建築獲納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說明它們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而且也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從今以後,它們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保護。這對延續它們的宗教功能和建築壽命都有極大的保證作用」。
據有關法津規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於國家所有,不得拆除,需要修繕、保養或遷移時,必須得到國務院的批准,並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它們也將得到國家的經費支持。
名單裡另一尚待修復的天主教建築是設於開封市的河南總修院遺址。負責開封教區「公開」教會團體的柴玉良神父介紹說,這個具八十年歷史的龐大建築群,佔地三萬八千平方米,是國內極少數展示教會本地化成就的中西合璧建築。在一九三二至五八年間,修院為河南及其他省份培育了幾百名神職人員。
柴神父指出,教會已向政府貸款,自二零一一年起搬遷修院內的住戶及拆除違章建築,目前正在進行全面裝修,但「由於是古老的房子,材料不好買,有些需要手工去做」。他期望,修院升格為國家級文物後,教會可以向政府部門申請維修經費。
湯國華說,修復古老教會建築物有兩大挑戰:「一是教堂的歷史圖紙和照片難以得到,使修復缺乏可靠的依據;二是神職人員對國家文物法缺乏理解,認為是我的物業,怎樣修復由我決定,以新需求而改變文物原狀。」
湯教授曾主持廣州教區耶穌聖心主教座堂(石室教堂)的修復工程,它是一九九六年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表示,目前國內修復教堂的專業人員、傳統技術和材料都是缺乏的。「要克服困難,必須做到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宗教局、神職人員、文物修復專業人員統一思想,通力合作,並向海外善於保護歷史教堂的國家學習和交流。」
入選最新一批全國文物單位的兩座天主教高等學府,是北京的輔仁大學本部舊址,這座氣勢恢宏的中西合璧建築建於一九三零年,與河南總修院同樣出自荷蘭籍本篤會葛斯尼(Adalbert Gresnigt)神父的設計,現為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以及法國籍耶穌會士開辦的天津工商學院主樓舊址,是一幢三層連地下室的羅馬式建築,建於一九二四年,現為天津外國語大學主樓。
名單上其他天主教建築包括北京王府井聖若瑟堂、河北大名寵愛之母堂、山西太原聖母無染原罪主教座堂、內蒙古呼和浩特耶穌聖心主教座堂、遼寧瀋陽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吉林耶穌聖心堂、上海徐家滙聖依納爵主教座堂、安徽蕪湖聖若瑟主教座堂、安慶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山東兗州天主聖神主教座堂,以及四川成都平安橋聖母無染原罪主教座堂。它們大多為哥德式或羅馬式建築,經修復及保養後,目前狀況良好。
此外,法籍耶穌會士一八九九年創辦的佘山天文台亦榜上有名,它屹立於上海市郊西佘山之巔,與著名的聖母大殿相鄰,是近代中國第一座天文台,裝備有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口徑四十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從事照相天體測量以及地磁、地震等科學研究。今天,它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站,並建成天文博物館。
國務院此前分別於一九八八年、九六年及二零零六年,將一共七座教堂納入全國文物保護名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