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受制於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只承認北京政府為唯一中國,只有廿二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因此,台灣最容易受到的外交危機打擊,就是「斷交」。
梵蒂岡是中華民國在歐洲唯一具有正式外交的國家,雙方邦交快進入第七十四年。在過去歲月裡,國內外媒體只要提到台灣可能遭到斷交的國家時,最常被提到的國家之一就是梵蒂岡。
二零零八年赴台服務的教廷駐華代辦陸思道(Paul Russell)蒙席將獲晉升為總主教,調任土耳其兼土庫曼斯坦大使,由去年十月來台的高德隆(Sladan Cosic)參事接替其職務。而同年九月出任的中華民國前駐教廷大使王豫元,則早在去年十月退休回台,由台灣前駐約旦代表李世明接任。
這次台梵互調大使靜悄悄地分兩段進行,先是台灣在去年十月在梵蒂岡完成大使替換,教廷則先讓接替的高蒙席同時間前來台北上任。國內外媒體也就不易察覺台梵使節的更動。
台灣總統馬英九四月七日接見陸蒙席時表示,中華民國與教廷的關係歷久彌新,又稱他倆的任期幾乎重疊,陸蒙席在過去八年的努力,使台梵關係有更多史無前例的新進展。
馬英九的談話是意有所指,因自教宗方濟各三年前就任起,不停地藉各種機會向北京發出友善呼聲,更派團去進行了兩次會談,但至今毫無重大實質進展。
方濟各於二零一四年公開披露,他在一三年上任不久,已向差不多同時間當選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致函祝賀。
此外,二零一四及一五年內,教宗分別到訪南韓及菲律賓,兩度訪問亞洲時也經過中國大陸的領空,並發電報問候習近平和中國大陸人民,又曾表示,如果可以成行,他願意明天就訪問大陸。
根據教廷禮儀,教宗一般會向其專機飛越的國家領導人發送問候。這種問候電文很少會成為新聞,但這次顯然有不同的意義。
教宗二零一六年一月底接受總部在香港的《亞洲時報》專訪時說,中國對他來說一直是「一個說到偉大就會想到的地方」,「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還有偉大的文化,有着無窮盡的智慧」。
教廷國務卿伯多祿.帕羅林(Pietro Parolin)在二零一五年十月間在羅馬向傳媒確認,中梵會談最近有所進展,而且梵方六人代表團於十月十一至十六日曾到訪北京。
不過,就在梵蒂岡城內充滿「中國風」的潮流之際,台梵關係沒有因此而變淡,反之,經王豫元和陸蒙席辦密切合作,二零一一年台灣和梵蒂岡簽署「高等教育學位採認協定」,是雙方所簽的首項協定。二零一四年西斯汀教堂合唱團首度訪華演出,以及今年在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教廷禮儀聖器室合辦「天國的寶藏──教廷文物特展」等,都是台梵交流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再加上馬英九以總統身分在二零一三年率團參加教宗方濟各的就職大典,繼續保持著台梵間元首外交的高層邦交。
依照國際外交禮節,駐節大使調動時,新任大使應在卸任者離開駐在國後,才能抵達駐在國,不可能發生同時有兩位大使同在一館。這次教廷以高蒙席為參事身分先到任,直到宣佈陸代辦升為總主教和駐土耳其大使後,才宣佈高參事是為新代辦,這是非常務實作法,沒有同時出現兩位代辦外,還可斷絕在陸蒙席離任後教廷是否繼續派大使或代辦的「中止邦交」疑慮。
台灣在五月二十日出現政黨輪替,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掌馬英九帶領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出任第十四屆總統。面對著台海兩岸關係是否有劇變,北京當局是否製造台灣外交危機,發生「斷交風暴」實在難料。教廷在未雨綢繆之下,台梵間保持「代辦代理」的低階段,一旦梵蒂岡有任何指示時,就不會轟動舉世,實乃教廷高明外交考慮的作法。
不過,陸蒙席日前在主教團歡送餐會裡致詞時,其實己經暗暗地傳達北京與梵蒂岡間邦交建立的困難。
他告訴台灣神長們,教宗使節有八大項任務,都與當地主教息息相關,除了提名主教候選人和報告「有關地區教會的狀況,和一切關於教會生活及人靈利益」,還要向梵蒂岡報告「努力推動有關民族間的和平、進步與合作之事」、「在國家行政首長之前,與主教們協力維護有關教會及宗座使命之事務」,「行使宗座委任的特別權並完成其他命令」等。
然而,目前仍看不出北京政府能接受教廷干涉國內民族宗教事務,大陸教會生活及人靈利益。這也就是台梵間邦交越來越密切肇因。
__________
撰文:郭芳贄,天亞社駐台灣特派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