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
天亞社編按:台灣「光啟文化事業」於二零一六年一月出版由陳聰銘博士所著的「懷仁叢書」系列第十四冊《中梵外交史:兩岸與教廷關係(1912-1978)》。下文為作者就該著作之簡介。
自去年底傳出教廷可能將在近期與中共建交的消息之後,中、台、梵關係之議題不僅廣泛引起教內外人士關注的眼光,也引發國內外媒體的熱烈討論。思考中、台、梵關係的困難處在於須以信仰和教會的角度思考,並充分瞭解三方的互動關係在國際政治層面的交互作用與影響。中、台、梵關係已超越純宗教領域,而呈現出政治外交的外延效應。這種現象實與教廷外交的本質和運作有密切關係,但是一般民眾或學者未必深入瞭解天主教會,也不甚明白教廷外交的傳統與歷史面向。《中梵外交史:兩岸與教廷關係(1912-1978)》這本書研究的重點,在於分析大陸與台灣教會在1912-1978年這段期間各時期的發展, 以及政府、教會和教廷關係,以凸顯教廷外交對共和時期以後的中國和一九四九年以後的兩岸關係的面貌。
《中梵外交史:兩岸與教廷關係(1912-1978)》一書以國際政治的視野,觀察民國建立共和以來至一九七八年的中梵關係演變。為盡量使內容更貼近史實,不攙入作者主觀、甚至無根據的判斷,以避免引發讀者無謂的爭議,或對陳述的內容有所誤解,減低往後本書供各界參考的價值,在研究方法上,筆者堅持「實事求是」的研究原則,充分運用收集自教廷、台灣、法國和比利時等地官方文獻館之相關中、英、法、意大利和拉丁文等第一手官方文獻和以出版的相關研究成果與參考資料,研究目的在於使本書內容以客觀、公平的角度論述,不以偏頗立場或傾向特定一方,達到以超然獨立的角度反應教廷、當地教會、傳教士、一九四九年前的中國政府、兩岸政府和相關列強的觀點與立場。
《中梵外交史:兩岸與教廷關係(1912-1978)》的內容架構以歷史發展演變為次序,先簡述一八七零年意大利在羅馬建都,教皇國消失後教廷為拓展外交空間推動與中國通使,同時中國也表示意願,然而卻橫遭法國阻撓之緣由與過程。在中國肇建共和之後,以各階段政局發展為主軸,觀察教廷對中國(包括往後的兩岸政府)政治外交發展所抱持的立場、探討法國保教權、中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的影響、中國政權分裂產生的外交承認問題與隨後的中梵互動過程、教廷對國際共產主義與中共之態度、大陸與台灣教士與教廷代表之關係、中梵關係中重要人士之角色(陸徵祥、雷鳴遠、光若翰、馬相伯、剛恆毅、于斌、羅光、蔡寧、黎培理等人)、大陸教會「三自運動」、「自選自聖」主教之風波、裂教之爭議、梵二大公會議後的教廷「東方政策」對中共與教廷關係之影響、國際政治從冷戰至「低盪」(détente)時期中、台、梵關係演變、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前後教廷對台政策之轉變,以及描述蔣、毛兩岸領導人逝世後至一九七八年若望保祿一世逝世為止,教廷與普世教會對大陸教會未來所籌畫之願景。
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適合關心此議題的一般社會大眾、不同領域學者和歷史研究者閱讀,是學界中少見的融合中、西方文獻,以教廷外交的角度深入觀察這段關鍵期間中國內政外交問題,以及「兩個中國」問題之中國與教廷近現代外交史著作。
本書既以公平客觀的角度論述,且佐以第一手或中肯的文獻資料證之,目的即在於以理性和學術性的角度談論此問題,務使讀者排除本身的意識形態造成的思考阻礙和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對歷史認知產生的影響,是以,本書的面世並不會使目前炒得沸沸揚揚的議題更複雜或更敏感化;相反地,一方面可有助於釐清史實,另一方面,則可對目前與未來之發展有所啟迪。
對於台灣讀者而言,所關心的不外是教廷與中共建交對中華民國與教廷關係,以及對台灣教會之衝擊。雖然本書並不討論一九七八年後的局勢發展,也不大膽預言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文中對教廷外交的基本原則與其「中國政策」有極深刻的剖析,可引導讀者瞭解中華民國台灣的政府與教會在過去和現在的中梵關係中所扮演之角色與重要性,以及往後可能的努力方向。
────────
撰文:陳聰銘,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完】來源:《天主教周報》第375期第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