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旬期彌撒中,我們聽到福音記載耶穌所講的一段話:「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路4:24)祂的話引起當地人反感,甚至要把祂推下崖去,祂卻從他們中間走開了。

如果仔細推敲這段話,現代人或許對耶穌同樣會感到惱羞成怒,因為祂講了真話。先知代表了原本就存在的真理良心,以及遵循與否所將引發的後果,而先知的主人就是自己所在的心靈,也就是自己的家鄉。
古聖先賢早有明示,像是十誡、四維八德,人們從小受到這些道德教育,但是隨著進入社會隨波逐流,「先知」成了每個人放縱自己的絆腳石,不但不受歡迎,乾脆將之推下崖去,再也不想看見。這也是為什麼現實社會中充斥著紙醉金迷、貪贓枉法的迷失人羣,因為先知不見了,家鄉就變色了,在這時候,我們應該好好檢討,是否要以先知聖賢的預言灼見來重振社會風氣,不再向下沉淪。
事實上,相對於本鄉人的無知,異鄉人和弱勢者的正義,更是耶穌所關注的,且是令鄉親所惱怒的事實。例如,窮寡婦接待厄里亞先知(參閱列上17:7-24)及厄里叟先知治癒阿蘭王的軍長納阿曼的癩病(參閱列下5:1-27)的故事,均是《舊約》中的經典。不管是窮到一無所有,或是權傾一時卻治不好病,基於對先知的信德,最終都獲得福恩滿溢。
這也是耶穌告訴世人「謹守誡命」,才是得救的根本之道,在現世上排斥公理正義的人,就像他們不歡迎先知,即使表面上是本鄉的人,如同經師和法利塞人,也不會因此被天主所眷顧。
耶穌特別強調這點,有許許多多本鄉的人,先知不會去找他們,也許是耶穌已斷定他們也不會接受先知,所以他們也不被天主所揀選。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常常自省,是不是經常對自己寛容,尤其從微小的惡事,大到不忠不義,當道德的誡命閃過時,我們視而不見!久而久之,就像是不受歡迎、不被接納的先知,真理良心也不會再來,而我們就會漸漸成為沒有信德的不義之人。
身為一個天主教徒,在四旬期期間,更要做這樣的深切自省。讓我們保有原本純真的心,對從小遵守的誡命當作家鄉親人般熟稔熱絡,就像真福八端所說的:「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會見到天主。」(瑪5:8)天主會化為先知來到我們的生活和心靈之中,使我們成為永享平安喜樂的主愛之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